“先用后付、免免密支付就是免密‘吞钱高手’!”近日,支付广东深圳消费者彭女士吐槽,掉安自己不知何时“误点”开通了这个设置,免收到快递才发现,免密家里3岁的支付小朋友也可以网络购物。记者调查发现,掉安免密支付、免先用后付、免密极速付款、支付小额自动扣费等网络支付设置,掉安在为网购服务提供便利的免同时,却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免密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误操作就掉进陷阱,支付“莫名其妙”就花了钱。(据9月12日《工人日报》报道)
媒体报道不虚。换言之,免密支付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资金安全风险。比如一些平台和商家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开通了该功能,当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关闭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无从下手等问题。
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这既是一种常识认知,更为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如果平台、商家的免密支付、极速付款等设置,导致消费者不能全面有效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无法自主决定是否购买一种商品、是否接受一项服务,而是被其设置强行消费,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重点细化了经营者义务,对自动续费等新领域的新问题作出了专门的规定,也有助于引导经营者合法合规提供免密支付等服务。
而此前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厘清了支付产业各方权利义务和责任边界,赋予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权力,标志着支付行业发展进入崭新阶段。对于利用免密支付漏洞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引导支付机构树牢“合规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经营理念,防止违规经营,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平台、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醒目的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同时优化取消流程,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推动行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张国栋)
责任编辑:赵英男12月24日,省高招委扩大会议暨2020年高考总结会在肥召开。副省长王翠凤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在充分肯定了我省2020年高考工作后强调,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临战状态做好2021年研究生入学 ...
中国消费者报讯记者刘传江)随着中秋、十一“两节”来临,为保证节日期间夜市食品安全,9月10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系统釆取“五统一、一同时”方式,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8月27日,记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具体要求、拓展市场主体融资渠道,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福 ...
近日,山推装载机凭借卓越性能与可靠品质,正式参与到西藏新能源建设中。其中,L76-G、L98K-G装载机已顺利抵达西藏,沿雅鲁藏布江电力工程河流沿线,投身于新能源风电场及发电场的建设工作。▌此项目的建 ...
中国消费者报长沙讯 李凤娇记者 余知都)“双11”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始预售。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0月26日,湖南益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网购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胡揭明 记者顾艳伟)广西玉林市市场监管局在餐饮外卖行业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点线面”立体式在餐饮外卖行业推行食安封签,持续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