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近段时间以来,重庆部分不良商家利用虚假宣传、市消欺骗诱导等方式,发布范诈骗取老年消费者钱财,消费消费特别是警示保健品销售、金融理财、老年留意旅游出行、意防珠宝玉石收藏等领域,骗多侵害老年消费者权益的重庆现象时有发生。7月25日,市消重庆市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发布范诈提醒老年人增强防范意识,消费消费提升识骗防骗能力,警示科学理性消费,老年留意避免落入消费陷阱。意防
理性购买保健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警惕假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组织旅游等形式推销保健品。老年人生病应到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也应前往正规医院和医疗机构,不可轻信来路不明的虚假宣传。
高额回报有风险,金融理财需谨慎。老年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应牢记五个“不等于”: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投资理财不等于投资发财。
低价旅游存猫腻,消费陷阱要当心。老年消费者外出旅游不要贪图便宜,尽量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旅行社。以超低价广告宣传吸引消费者出门,往往会在行程线路、交通工具、住宿条件等方面大打折扣,或者通过收取年龄“附加费”来赚取利润,更有甚者会诱骗老年人购买旅游商品来牟利。
珠宝玉石陷阱多,理性购买辨真伪。珠宝玉石等收藏品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一些不法商家用一些较低价值的珠宝玉石,附上以假乱真的收藏证书、鉴定证书、大师证等,增加可信度,一步步诱导老年消费者以高价购买,陷入连环骗局。拿到一件珠宝玉石证书,可登陆“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等官方网站进行查询。观察证书的重点内容是否齐全,包括是否有CMA标识和防伪标识、印章是否清晰完整、机构地址及联系电话等是否齐备、检验人员签名是否清晰可辨认等。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注意,手工填写的鉴定证书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消费凭证要索取,依法维权有证据。老年消费者在消费时,注意主动索取并妥善保存购物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应及时告知子女及亲属,并向有关部门或消委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游婕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3年7月24日,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双减”两周年之际,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正式上线。通过搭建起“部门监管服务、机构合规运营、学生家长放心”的校外培训监管 ...
抓紧抓实冬春农业生产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12.30-2025.01.05)_南方+_南方plus本文收录于专辑上周,多地抓紧部署冬春农业生产工作。广州市强调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等稳供保价 ...
执法人员现场查看电动自行车电池的生产批号。执法人员检查电动自行车的销售合格证书。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对在售电动自行车是否属于《电动自行车产 ...
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改善 ...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邱碧英记者顾艳伟)“我们现有党员32人,入党积极分子21人,成立了党支部以后,我们以党心聚人心,把分散的从业人员组织起来,把分散的各类资源聚集起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满分骑 ...
南农晨读 | 寻找最美年礼_南方+_南方plus【今日关注】绿美品质提升!广东超额完成2024年县镇村绿化任务目标2024年以来,广东持续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以县镇村绿化为主线,凝聚各地各部门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