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麦年播种面积约3.54亿亩,麦种年产量约1.37亿吨,年产稳居世界第一,超亿占粮食总产的吨背的力20%左右
今年11个小麦主产省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扎实有力,后粒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麦种好于上年,年产特别是超亿穗数增加,夺取丰收有基础
各地持续抓好小麦赤霉病和穗期蚜虫防控,吨背的力推进落实“一喷三防”措施,后粒提前做好夏收机具、麦种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今年粮食生产首战有望告捷!眼下,全国夏粮陆续成熟,丰收在望。农业农村部5月14日农情调度显示,当前西南地区夏粮收获过半,北方冬小麦正在灌浆,距大面积收获还有近半个月。
在我国收获的夏粮中,小麦占比超过90%。确保小麦丰产,成为重中之重。
突破重重关口,拼出来的丰收
自5月14日夜间开始,河南多地遭遇十级大风,导致小麦倒伏。小麦育种家、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在次日一早便匆匆赶往河南焦作。
“昨晚的大风没有把它吹倒,大树能吹倒,它就吹不倒。”在麦田中,他附身挥着手臂,用力扫向小麦,对小麦品种的抗倒性感到满意。
为应对这次突发灾害,河南多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赶赴受灾区域,提供现场指导和技术支持。一位专家建议,目前不要急于进行人工扶正,以免进一步损伤作物。
粮食生产不易,小麦更是如此。从播种到收获,大抵需要三分之二个年头,中间经历重重考验。
一粒麦子,该如何为全年的粮食生产开好头?
从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情况看,今年11个小麦主产省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扎实有力,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好于上年,特别是穗数增加,夺取丰收有基础。
但是,接下来还要过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烂场雨”等多个关口。
中国小麦丰收,是拼出来的。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多变,长久以来,小麦生产经常面临极端天气影响,跟自然灾害的斗争,从未停止。
技术指导、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全国上下合力打出“组合拳”。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丰收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指导各地持续抓好小麦赤霉病和穗期蚜虫防控,推进落实“一喷三防”措施,提前做好夏收机具、人员、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几十年如一日,创出来的良种
五月中旬的河北马兰农场,夕阳撒在连片的麦田上,一阵阵风拂过,麦浪涌动,千万个麦穗耀着金光起舞。
“小麦覆陇黄”的场景,在此刻是具体而生动的。
河北是我国五大小麦主产区之一,也是马兰小麦的诞生地。从这里走出了“冀麦26”“冀麦38”“石4185”“马兰1号”等代表性品种,助推我国小麦单产不断提升,一步一个台阶,迈向全球顶流。
“农民需要的品种,才是好品种。”郭进考在马兰农场干了一辈子育种,先后任全国小麦指导组专家、河北省小麦首席专家、石家庄农科院院长、马兰农场老专家工作站站长。
由他育成的小麦品种超过38个,累计应用面积3.8亿亩,增产小麦120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在郭进考看来,苗期的小麦就和婴儿一样,要用心呵护;进入分蘖、拔节、抽穗等时期,就像接受教育的学生,要悉心培育;成熟后就像毕业了出社会,开始接受市场检阅,要持续关注推广、跟踪服务。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我国小麦育种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目前在良种培育、单产提升、示范推广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郭天财表示,小麦创高产,一靠良种,二靠良法。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因品种制宜,研究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通过科学管理增产量、提效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如今,我国已育成推广一大批优质、高产、兼抗多抗、抗旱节水的优新品种。小麦口粮自给率达100%,种子自主率同样达100%,口粮绝对安全,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满足国人味蕾,“小麦天团”重聚
面条、饺子、馒头、面包、饼干、蛋糕、啤酒……
小麦大致可分强筋、中筋、弱筋三种,其中,面包的质地、色泽、口感,由强筋小麦品种决定;弱筋小麦适合加工糕点,中筋小麦适宜馒头、面条等面食。
作为我国两大口粮之一,这种原产于西亚的作物在四五千年前传入华夏,如今以千变万化的形态走上百姓餐桌,成为中国美食的重要组成,亦成就了属于14亿国人的幸福滋味。
目前,我国自主培育的小麦品种大多是中筋小麦,强筋小麦、弱筋小麦仍依赖进口。为了补上这块短板,小麦育种家扎根试验田,十年如一日地培育优质小麦品种。
从历经遴选,到战胜成百上千的同伴,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小麦新品种,耗费的时间往往要超过十年。
几个品种,或许就是一个育种人的一生,或许要在麦田里守望一辈子,才能培育出与国外完全相媲美的优质小麦。
今年两会期间,由多位小麦育种家组成的“小麦天团”曾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他们来自祖国各地,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为全国人民培育出最好的小麦品种。
在他们之中,除了郭进考、茹振钢,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学术带头人刘建军等人。
无数的麦田守望者,胸怀“国之大者”,致力于小麦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重要贡献。
风吹麦浪,遍地金黄
全国冬小麦由南向北陆续收获
河北辛集的小麦也将在一个月内成熟
5月18-20日
2024中国种子大会马兰小麦分会
即将召开,届时
“小麦天团”即将重聚
献策小麦全产业链发展
大会还将举办小麦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展
品种地展与“四新”模式展
种业创新发展报告会等精彩活动
敬请期待!
【作者】张植宏
【来源】南方农村报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下,搅拌车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伴随政策持续加码,电池技术突破、电驱系统优化以及充换电网络完善,新能源搅拌车正迈入规模化应用窗口期。 ...
救灾复产刻不容缓!“轻骑兵”快马加鞭驰援灾区_南方+_南方plus9月6日22时前后,台风“摩羯”以超强台风级别登陆湛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为迅速响应湛江市农业农村局的紧急号召,9月7日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为牟取暴利,不良商家针对老年消费群体对保健需求较大的心理,通过“健康讲座”“免费礼品”“专家坐诊”等众多手段,夸大、虚构所售商品的功能、疗效,误导、欺骗老年消费者高价购买 ...
近日,在中联重科450吨履带吊的精准牵引下,湖北潘口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座环从数十米高空平缓吊入机坑就位。此次吊装的座环最大回转直径超过13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抽水蓄能机组座环,其成功吊装标志着该电站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稳定市场秩序,浙江省杭州湾新区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认真受理办理群众消费投诉举报,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日前,记者从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杭州湾新区 ...
春节将至,为了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和谐的节日消费环境,近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多家商业综合体开展节前检查。执法人员强化疫情防控安全监管,要求综合体内的各食品经营户要严把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