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种业“第一展”年度盛会再启动!开创以第五届水产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为契机,现代南方农村报特策划“水产有种”专栏,场新推出有种的模式声音、有种的芯企业、广东种 全国养等系列宣传,花鲈化海展示我国水产种业的育种洋牧最新发展成果,促进更多产业研发、突破生产、开创应用之间的现代交流、交易,场新敬请垂注。
广东养殖量最大的海水鱼,但鱼苗供应基本来自省外,怎样才能实现种苗自给自足、加快高质量发展?
广东是我国花鲈(海鲈)养殖第一大省,年产量超过16万吨,占全国67%以上。近年来,广东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开展了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花鲈作为广东三大海水鱼产业之一,列入良种培育攻关的重点项目。
随着技术攻关不断推进,广东成功实现花鲈省内全人工繁育,种质水平稳步提升,为加快发展广东深远海养殖产业,打造特色渔业品牌,推动现代化海洋建设从源头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广东斗门,农户们在收获花鲈。
花鲈育苗技术突破
填补省内空白
花鲈既是广东省池塘养殖的主导品种,也是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的优选发展品种。
受培育技术所限,广东花鲈鱼苗长期以来依赖省外供给。2024年年初,饶平县万佳水产有限公司(简称“万佳水产”)成功培育出3000万尾花鲈鱼苗,填补了广东花鲈种苗培育产业的空白。
饶平县海山镇上有300余家培苗场,具备一定的种业基础。为扭转花鲈鱼苗一度依赖外地供给这一局面,万佳水产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研究所加强合作,试点开展花鲈鱼苗育种。目前,该公司海上花鲈保种场养殖近百条花鲈母鱼亲本,已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培育出花鲈鱼苗,预计3年内可年培育优质鱼苗3亿尾,产值约3亿元。
位于广东饶平的万佳花鲈繁育基地。
养殖模式创新
“池塘”升级“海洋牧场”
花鲈育苗实现技术突破,养殖模式的创新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2024年1月10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花鲈基因资源评价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池塘养殖周期1.5龄的花鲈,通过“陆海接力”,成功转运至江门台山海域的重力式深海网箱,进行深远海养殖测试。
创新团队首席邱丽华研究员带领团队,聚焦产业需求,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联合珠海粤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广东丰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台山市旭逸骅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花鲈“陆海接力”养殖模式。
此次首批转运的花鲈商品鱼共4000斤,全部在陆基完成了高盐度驯化,通过花鲈“陆海接力”标准化养殖模式,进行深远海养殖,将极大促进广东花鲈养殖从传统“陆基池塘”向工业化“深远海网箱”产业化升级,为全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开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创新升级之路。
延伸阅读↘
特约撰稿人:彭日立
来源:南方农村报
在国家“双碳”战略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交汇下,搅拌车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伴随政策持续加码,电池技术突破、电驱系统优化以及充换电网络完善,新能源搅拌车正迈入规模化应用窗口期。 ...
政商媒企齐建言,协力打造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新载体_南方+_南方plus10月25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白云产投集团在白云投资大厦组织召开商户座谈会,围绕交易中心运营项目、管理制度、政策服务及开业筹备 ...
安庆经开区菱北办事处关工委坚持“党建”带“关建”,针对辖区青少年特点,牢牢把握育人导向,用心用情关爱下一代,紧紧围绕“一社区一品牌”,举办各类体检、讲座、文艺展演等青少年活动,守护青少年成长的每个 ...
家住政务区的家长会发现,近两年来,原先被围起来建设的几个地块已经悄然出现几所公办园。今年秋季,位于祁门路与东至路交口西北角的一所全新的公办幼儿园也已经全面完工。从下学期开始,合肥市汤池路幼儿园将正 ...
中华财险清远中支:筑牢菜心生产保障网,守好“希望菜”_南方+_南方plus“截至2023年底,共计为连州3万多亩菜心提供超2450万元风险保障,支付赔款183万多元……”近年来,在广东吹响农业保险高质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不打招呼,马上查。8月中旬,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继续开展网络外卖餐饮店百日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目标仍集中在网红餐厅,包括连锁餐饮品牌餐饮店和无堂食外卖店。舌尖上的湘味餐饮 ...